传染病
预防手足口病,这份指南请收好!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这个“大恶魔”是何方神圣。 这个“大恶魔”就是我们平常提及的手足口病,它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Coxasckievirus A, CVA)的 2、4、5、7、9、10、16 型等,B组(Coxasckievirus B, CVB)的 1、2、3、4、5 型等;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 EV71);埃可病毒(Echovirus, ECHO)等。在我国,以柯萨奇病毒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为主,其中肠道病毒71型是导致我国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病毒。 手足口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发病人群主要是6月龄到5岁内的儿童。从6月龄开始发病逐渐增加,尤其1-2岁儿童发病风险最高。 当健康的孩子接触了患儿的粪便、疱疹液、唾液等分泌物,或者接触了被患儿污染的毛巾、牙杯、玩具、餐具等物品或环境,都可以感染。甚至还会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也可能会被感染。 所以说,班里如果有小朋友患了病,其他小朋友家长就要特别注意了,而且,这个“大恶魔”有的时候也会引起重症手足口病!不过,各位家长不要恐慌,一般来说,大部分的小朋友患病后都属于轻症表现,一周左右基本都会痊愈,宝爸宝妈不必太担忧,仅有极少部分患儿会发展为重症手足口病。 想要判断是不是重症 学会“二摸、二看、二注意” “二摸” 摸孩子的额头,有无高热(体温大于39℃或大于38.5℃并持续超过3天),常规退热效果不佳。摸孩子皮肤,有无出冷汗,四肢末梢有无发凉。 既然手足口病这么严重,与其生病后治疗,不如做好预防不生病,那到底应该怎么预防它呢? 这个时候就要考虑是否需要接种针对手足口病的疫苗了? 我国研制出了世界上唯一针对手足口病的疫苗,准确地说是针对肠道病毒71型(EV-71)的疫苗,对预防重症手足口病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6月龄之上,5岁以下的孩子可以接种,共2针,间隔至少1月,需要家长自费、自愿选择接种。 建议越早接种对孩子的保护作用越好,最好在1岁前完成接种。对于5岁以上儿童,不推荐接种EV71疫苗。 如既往手足口病是由EV71引起的,无需再接种EV71疫苗。如果所患手足口病是由其他肠道病毒血清型感染所致,或无病原学诊断结果,可以接种EV71疫苗。 同时呢,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 1. 勤洗手:洗手对预防手足口病非常关键,大人要养成孩子饭前便后、外出后洗手的习惯,大人处理完宝宝的尿片、粪便后也应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