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榆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    今天是

榆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热搜: 接种疫苗 核酸检测 疫苗接种点 疫情防控 健康码 政策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疾控服务  >  检验检测

检验检测

传说中的“分级防护”

浏览量: 882   发表时间: 2022-08-02 22:40
打印本文
导读

疫情期间,防护用品已然成为一道不怎么靓丽的“风景线”。作为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选择又多了一个标准——“分级防护”。

防护用品应该怎么选?分级防护到底怎么分?似乎一直是个说不清、辨不明、但又不得不说的话题。

感控科经常会接到来自各方的咨询:预检分诊几级防护?过渡病室几级防护?发热门诊几级防护?

……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并不能立刻马上给出确切答案,因为这是一个说难、不难的问题。

说它难,是因为它与风险评估相关;说它不难,是因为防护用品的种类屈指可数。

今天就跟大家细数一下传说中的“分级防护”。

关于医务人员的防护分级,早在2016年《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控制规范》中有相对明确的描述,该规范将医务人员的防护分为四级一般防护、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见下图)。

图片

《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控制规范》

看到这个表是不是有些木乱呢,表捉急,把这个表换个表达方式看:

图片

该图根据附录A《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控制规范》整理

有了这个表,是不是就能解决防护级别的困惑了呢?

燃,并没有!

继续看《规范》

10.2 医疗机构工作人员防护用品选用按照分级防护的原则,具体要求详见附录 A中表 A.1。进入确诊或疑似空气传播疾病患者房间时,应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或呼吸器;根据暴露级别选戴帽子、手套、护 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隔离衣。

我们不难看出,针对空气传播疾病,呼吸道才是保护的重点——口罩选择是必须(防护口罩或呼吸器),其余防护非必须(帽子、手套、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隔离衣),而是根据暴露级别来选择,暴露级别则与感染风险有关,这就是传说中的“风险评估”。

由此可见:该规范虽然给出了分级防护,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还是需要根据预期暴露风险评估的结果来选择防护用品是科学明智的。

其实,这一规定与“标准预防”的概念非常一致:

标准预防: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新冠疫情以来,防护用品相关的《规范》又有哪些呢?

《规范》一:《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务人员防护技术指南(试行)》国卫办医函【2021】155号

图片

《规范》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三版)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2021】96

图片

这些防护用品的选择原则都是采用尽可能详细的图表呈现。

尽管如此,大家在执行的过程中,依然会出现“标准不一”的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忽略了防护用品的选择原则——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风险选择防护用品,也就是传说中的“风险评估”!!!

综上,面对分级防护的问题,不是感控科不晓得怎么分,而是没有办法“简单粗暴”的告诉你们怎么分,因为,实际诊疗操作中的暴露风险只有当事人最清楚。

只有深入临床一线,了解预期可能的暴露风险,方能对分级防护给出更为科学合理的答案。

在此呼吁:或上级指导、或检查专家,也需要将风险评估融入督查中,指导科学防护,传播正确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