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榆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    今天是

榆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热搜: 接种疫苗 核酸检测 疫苗接种点 疫情防控 健康码 政策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疾控服务  >  传染病

传染病

叮~~愉快暑期到来,请收好这份手足口病健康宝典!

陕西疾控
   浏览量: 585   发表时间: 2023-07-11 15:15:13.0
打印本文
                                                           
图片

仲夏七月,骄阳似火,如约而至的不仅有孩子们最为期待的暑期生活,也有“来势汹汹”且好发于儿童的手足口病,在享受美好假期的同时,疾控君也送上这份健康宝典,为多姿多彩的暑期生活保驾护航!

图片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我国现有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引起我国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30多种血清型,主要以A组和B组肠道病毒中的肠道病毒71型(EV-A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柯萨奇病毒A组6型(CV-A6)和柯萨奇病毒A组10型(CV-A10)最为常见,其中EV-A71仍是引起手足病重症和死亡的主要病原。好发年龄为5岁及以下儿童,1-2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且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手足口病作为肠道传染病一种,其传播途径具有多样性,主要经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手及被污染的毛巾、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

图片

手足口病主要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或表现为大疱样改变。典型皮疹表现为斑丘疹、丘疹、疱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疹内液体较少,不疼不痒,皮疹恢复时不结痂、不留疤。

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呈自限性,一般在1周内痊愈,预后良好。少数患儿发病后病情会快速恶化,迅速累及脑部、肺部和心脏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脑干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肺出血、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

温馨提示:流行期间,每天晨起或晚归时可检查儿童的手心脚心、肛门周围处皮肤有无红疹,口腔有无疱疹,注意儿童有无发热以及精神状态情况。一旦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图片
图片

暑期在家期间应该如何预防?

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手段:

1.  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儿童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要勤洗手,且为有效洗手(七步洗手法)。不要让儿童吃手,进食前、如厕后、外出游玩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给儿童洗手。日常要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的食物,锻炼身体,增强儿童免疫力。

2.  家庭消毒

(1)手足口病流行期间,无患病儿童的家庭,应注意家庭成员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应注意勤洗手、洗澡,勤换洗衣物,勤晾晒被褥。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家庭地面和桌、椅、床、柜、门把手等各种物体表面应做好卫生清洁。婴儿奶嘴、奶瓶煮沸消毒20min后使用。儿童玩具定期清洗。做好厨房、卫生间卫生。特别是有小孩的家庭,家庭成员回家后应及时洗手、更衣,有客来访后,对相关物品进行清洁处理,必要时进行消毒。

(2)若家中已有手足口病患儿时,应每天清洁常接触的家具、玩具、地面等,每周可用含氯消毒剂消毒1-2次。患者的分泌物、呕吐物或排泄物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或环境,清洁后要及时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干净。

3.  做好隔离,避免传播:居家隔离时限为患儿全部症状消失后1周。居家期间,家长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进展,尤其是年龄3岁以下、病程3天以内和EV-A71感染的患儿更容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因此要时刻关注患儿病情,一旦出现症状,都建议及时就诊。除此,居家期间尽量避免去幼儿园和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对与其共同居住的其他儿童应采取隔离措施。

4.  及时接种疫苗:EV-A71疫苗可有效预防由EV-A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其他相关疾病,也会减少重症和死亡的发生。建议6月龄至5岁儿童可选择接种疫苗,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全程接种。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