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榆林市疾控中心肺炎支原体感染 健康提示
近期,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数量增多,引起了广大家长朋友们的关注和担忧。支原体肺炎由肺炎支原体引起,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一种没有细胞壁的病原体,对呼吸道上皮细胞有特殊的亲和力,对青霉素耐药,对红霉素等大环内酯内抗生素敏感。
一、传染源
急性期及病愈后携带病原者。传染性以病初4-6天最强,持续3-5周。
二、潜伏期
从感染到发病间隔6-35天,一般3周。
三、传播途径
患者通过咳嗽等症状从呼吸道排出肺炎支原体,通过飞沫或气溶胶传播。
四、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学龄儿童及青少年患者较多,5-10岁最多。病后产生的免疫力不能抵抗再次感染。
五、流行季节
多发于秋冬季,其他季节也有散发病例。
六、临床表现
起病缓慢,症状无特异性,有发热,头痛,乏力,咽痛、肌痛、咳嗽等。咳嗽初始为干咳,后为顽固性痉挛性剧咳,部分有粘液痰及脓痰,日轻夜重。临床表现多样化,易误诊。
七、治疗
一般对症处理如化痰止咳等,主要采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
八、预后
为自限性疾病,一般预后良好,病死率低于0.1%,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预后较差。
九、预防措施
目前还没有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疫苗。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增强免疫力。
1、隔离治疗病例。病例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治疗,避免导致重症或死亡。隔离期限建议发病后至少一周,咳嗽等症状严重者适当延长。
2、居室、教室等场所定期开窗通风,学校、养老院等集体单位规范落实日常消毒,加强健康监测,避免出现聚集性感染。
3、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增强免疫力。流行季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必要时戴好口罩防护自己。咳嗽、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捂住口鼻,或用手肘或上袖等遮挡,将用过的纸巾丢入带盖垃圾桶中。注意手卫生,使用肥皂、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清洁洗手。如果没有流动水,可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等擦拭消毒双手。流行高发季节,注意室内通风,每次通风不少于30分钟,以保持空气新鲜。养成健康生活习惯,适量运动,增加身体抵抗力,注意保暖避免受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