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卫生与食品安全
“世界水日”来说水
世界水日 地球表面约有70%以上是水,地球总水量为13.8亿km³,其中淡水储量仅3500余万km³,占2.53%。 人类容易开发利用的湖泊、河流和浅层地下淡水资源,只占淡水总储量的0.34%,为10.5万km³,不足全球水总储量的1/万。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km³,占全球水资源的 6%,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m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然而,我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据相关文献研究,我国的水达峰还没有到来。 世界水日 一、水的用处 水是生命的摇篮,是构成机体的重要成分,是一切生命过程必需的基本物质,人体一切生理活动和生化反应都需要在水参与下完成。水是人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维持体液平衡、参与机体新陈代谢、调节体温以及润滑器官和关节等方面都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二、如何判断身体是否缺水? 简便易行三个办法: 1. 口渴:出现口渴现象时,要注意,是身体明显缺水的信号,要避免,应主动喝水。 2. 排尿次数和排尿量:一般健康成年人排尿次数为4-8次/天,排尿量为500-4000ml/天,排尿量约为300ml/次,当排尿次数和尿量比平时少时,提示可能出现缺水状态。 3. 尿液颜色:健康成年人的正常尿液颜色是略带黄色透明,此时水的摄入是充足的;当尿液呈黄色时,身体可能摄入水较少,存在脱水状态;呈现较深黄色和深黄色时,提示水不足或缺少水,处于脱水状态。 三、日常生活如何适量喝水 1.喝水的量多少合适? 温和气候条件下,一般低身体活动水平的成年人每天可喝7-8杯水,每次1杯,每杯约200ml。 体内水的主要来源包括饮水、食物中的水。一般情况下,我国居民通过饮水获得的量约占总水量的一半,通过食物获得水分占总水量的 40%。低身体活动水平成年男性每天总水适宜摄入量为3000ml,每天水的适宜摄入量为1700ml,从食物中获得水为1300ml;女性每天总水适宜摄入量为2700ml,每天水的适宜摄入量为1500ml,从食物中获得水为1200ml。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群水的适宜摄入量不同。孕妇因孕期羊水以及胎儿,水需要量增多。孕妇每天总水适宜摄入量为3000ml,乳母每天总水适宜摄入量为3800ml。不同环境下,如高温、高湿、寒冷高海拔等特殊环境,机体对于水分的需求也会发生改变,需要及时补充水分甚至应主动喝水、少量多次。 2.喝什么样的水? 建议成年人喝白水或茶水,儿童不喝含糖饮料。 3.喝水的时间怎么安排适宜? ①喝水可以在一天的任意时间。 ②可早、晚各饮1杯水,其他时间里每1—2小时喝一杯水。 ③睡前喝一杯水,有利于预防夜间血液黏稠度增加。 ④早晨起床后空腹喝一杯温开水,可降低血液黏度、增加循环血容量。 ⑤进餐前不要大量饮水,否则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4.喝水的适宜温度是多少? 水温不宜过高。机体口腔和食管表面黏膜的温度一般为 36.5-37.2℃,建议水的适宜温度为10-40℃。水温超过65℃,会使机体口腔和消化道造成慢性损伤增加食管癌的患病风险。 5.运动时如何饮水? 在进行身体活动时,要注意身体活动前、中和后水分的摄入,可分别喝水100-200m。当活动强度较大、时间较长时,需要根据机体排汗量等补充水分,并酌情补充电解质。 饮用水安全知识小调查,扫码即可,欢迎参与! 主要涉及饮用水安全知识、信念、行为等,初步了解公众生活饮用水相关健康素养基线水平 社区居民生活饮用水卫生知信行调查 参考资料 [1]张建云,王建华,何国华,等. 关于中国水达峰几个问题的讨论 [J]. 水科学进展, 2024,35(01):1-10. [2] 环境卫生学 [M]. 杨克敌.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3]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M]. 中国营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