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
“新冠”又来了?我们该如何应对
近日,在各大平台不少网友称自己“又阳了”,那么最近新冠情况究竟如何?
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流感样病例新冠病毒阳性率有所上升,根据8月8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2024年7月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报告显示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就诊人数比例小幅下降,流感样病例新冠病毒阳性率从第27周(7月1日-7月7日)的8.9%持续上升至第30周(7月22日-7月28日)的18.7%。从报告数据来看,其中新冠病毒JN.1变异株XDV占比上升。
全国新冠病毒感染新增重症和死亡病例报告情况
从我市的新冠数据来看,我市目前新冠水平持续处于一个低水平的波动流行的状态,远远低于去年同期的水平,所以大家不必过度恐慌。
新冠病毒JN.1变异株XDV感染症状及人群差异
临床观察表明,感染后的症状与JN.1变异株并无显著区别,主要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包括喉咙痛、鼻塞、流鼻涕、咳嗽和发烧。大多数成年患者的症状较轻,但老年患者的症状则更为明显。因此,这些人群需要特别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并采取额外的预防措施。
面对新冠病毒感染,广大市民朋友们不用过于恐慌,正常做好以下防控措施即可:
1.积极接种疫苗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可有效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减少疾病的严重程度,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儿童和免疫力低下者,适时补种疫苗以维持免疫保护。
2.做好个人卫生
勤洗手:用肥皂和水洗手,特别是在咳嗽、打喷嚏后,或在触摸公共设施后。
佩戴口罩:科学正确地佩戴口罩可有效阻挡空气中的细菌、病毒,是降低呼吸道传染病感染风险的重要措施。在公共场所或人群密集的地方佩戴医用口罩,尤其是在疫情高发期间。
3.减少人群聚集
建议老年人、严重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等尽量减少前往人群聚集的场所,如确需前往应佩戴口罩,尽量保持“一米线”原则。以下场所和机构需要特别关注新冠病毒的传播:
(1)学校、幼托机构、养老院、福利院等人群密集场所;
(2)地铁、公交车、飞机等人群密集的公共交通工具中;
(3)医院、诊所等医疗机构;
(4)剧院、电影院和餐厅等公共场所,以及大型活动,如演唱会场所、体育赛事场地等。
4.增强身体免疫力
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是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定期进行适度的身体锻炼,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充足的睡眠以及良好的心理状态都对增强免疫系统至关重要。适时接种新冠疫苗和加强针也是维护免疫水平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