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榆林市疾控中心三月份健康提示
3月份正值初春时节,天气多变,时寒时暖,昼夜温差大,各类呼吸道传染病仍然处于高发季节。目前大中小学校都已开学,学生互相接触频繁,聚集性增加,可能会加速疾病的传播。榆林市疾控中心流行病学医师整理了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小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春季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
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力强,在北方地区常呈季节性流行。
主要症状: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及咳嗽、咽痛等。婴幼儿和老年人易并发肺部感染。
传播途径: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
2.新冠病毒感染
新冠病毒感染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
主要症状:以咽干、咽痛、咳嗽、发热等为主要表现。
传播途径: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相对封闭环境中可经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感染。
3.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虽然传染性强,但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4.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儿童易感。
主要症状: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多见于5-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5.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传染性最强的传染病之一,易引起暴发流行。
主要症状:高热(体温≥38℃)。发热2-4天后,皮疹从耳后、面部开始,自上而下向全身扩展,并可累及黏膜,呈红色斑丘疹,伴有流涕、喷嚏、咳嗽、流泪、畏光、结膜炎等症状。起病早期,在口腔颊黏膜可见针尖大小的灰白色突起,即麻疹黏膜斑。少数患者可出现肺炎、喉炎、中耳炎、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严重者可致死。
传播途径:麻疹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毒可经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6.诺如病毒感染
诺如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病毒,病程一般为2-3天,是一种自愈性疾病,恢复后无后遗症表现,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儿童以腹泻为主要症状,成人以呕吐为主要症状。同时可伴有发热、头痛、恶心、腹痛等,严重者可能出现脱水,危及生命。
传播途径: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
我们应该怎么做?
1.勤洗双手、开窗通风
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飞沫等呼吸道分泌物以及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有可能通过手接触传染给健康人,因此特别要注意手卫生。新鲜空气能够稀释室内污染物。因此要定时开窗通风,一方面保持空气流通,另一方面阳光射进室内,阳光中的紫外线起到消毒杀菌作用。
2.补充营养、多饮开水
春天要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注意多补充些鱼、肉、蛋、奶等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可中和体内毒素,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抵抗力。春天气候干燥,空气中尘埃含量高,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要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
3.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不吸烟,不喝酒,少吃辛辣的食物,以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当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
4.坚持锻炼、生活规律
春天可以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因为运动不仅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对我们的呼吸系统也是一个很有益的锻炼。保证睡眠充足,生活规律,增强免疫力。
5.接种疫苗、加强防护
及时接种疫苗,尽量避免去空气不通畅和拥挤的公共场所,必要时戴口罩。
6.健康观察、及时就医
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根据情况采取居家休息、服药或及时就医等措施。若病情加重或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