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榆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    今天是

榆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热搜: 接种疫苗 核酸检测 疫苗接种点 疫情防控 健康码 政策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疾控服务  >  职业与放射

职业与放射

职业健康检查发现的 “其他疾病或异常” ,是否需要我们关注?

职业健康先行
   浏览量: 39   发表时间: 2025-11-11 09:35:20.0
打印本文


一、什么是“其他异常”?

   根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职业健康检查结论分为五类,其中“其他疾病或异常”指除目标职业病或职业禁忌证之外的其他健康问题,如血脂异常、甲状腺结节等非职业相关疾病。这类异常可能与职业危害无关,但也可能是潜在健康风险的信号。

二、为什么需要关注?

可能与职业危害潜在相关

   即使异常未达到职业禁忌证标准,也可能提示职业暴露的早期影响。例如:接触噪声的劳动者出现高频听力损失但未达禁忌标准,若不干预可能发展为职业禁忌证。特定岗位群体普遍出现相同异常(如丙烯腈作业者普遍窦性心动过缓),需警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累积效应。

健康管理的整体性

  “其他异常”虽非职业目标疾病,但仍需临床干预。例如高血脂、脂肪肝等可能因不良生活习惯或环境暴露加重,需及时就医。

三、如何处理“其他异常”?

个体层面

一是根据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建议,到综合医院专科门诊进一步复查或治疗。

二是若发现异常可能与职业活动相关(如接触粉尘者出现肺部非特异性变化),是否需定期随访。

用人单位层面

一是若同一工作场所或同岗位多人出现相似异常,应该重新评估工作环境是否存在先前未被识别的危害因素。

二是应当加强个体防护装备或优化工作流程,以减少潜在的健康风险。

法律与规范要求

用人单位需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并承担非职业相关异常的临床建议责任,但无需强制调岗(与职业禁忌证不同)。

图片

四、总结建议

   职业健康检查发现的所有异常情况,用人单位均应全部记录并进行评估,尤其是群体性异常或与职业暴露时间相关的指标变化,绝对不可忽视另外,还需要明确异常是否与职业相关,针对性地采取医学干预或职业健康防护等分类管理措施职业健康管理的核心是“预防为主”,职业健康检查的结果,如果出现其他异常,即使是非目标疾病,也应考虑一下是否与职业活动相关,是否是同一工作场所或岗位的劳动者普遍出现这个异常。如果是那就要当心有可能存在患职业病风险。因此,早期发现和干预也能提升劳动者整体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