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
流感与肺炎等冬春季重点传染病健康提示
十一月,秋尽冬来,气温下降,人们在室内活动的时间增多,通风减少,这种环境为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我市2025年第44周重点传染病疫情监测分析周报显示:近期全市报告的流感病例数和流感哨点医院监测阳性率出现上升趋势。因此,榆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您关注: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肺炎支原体感染、手足口病等冬春季重点传染病。
一、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的临床严重程度显著高于普通感冒,以全身症状突出、发热强度更高为核心特征。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数患者潜伏期为2~4天。典型症状以全身症状为主,包括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显著乏力等,常伴随咽喉痛、干咳、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部分患者(尤其儿童)可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少数患者表现为不发热、症状轻微或无症状感染。健康人群感染后多呈自限性,病程1~2周可自愈;但部分患者可能并发肺炎(最常见并发症)、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伤、急性肾损伤及肾衰竭、肌炎、横纹肌溶解、休克等,或因基础疾病加重进展为重症病例,极少数可导致死亡。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
健康提示:
1.疫苗接种: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有效的手段。9~11月为最佳接种时期。建议60岁及以上老年人、6月龄至5岁儿童、孕妇、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优先接种。
2.个人卫生管理:勤洗手,优先使用洗手液流动水清洗,或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消毒,规范遵循“七步洗手法”;咳嗽、打喷嚏时注意礼仪,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避免飞沫扩散;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眼、鼻、口腔黏膜,减少病毒侵入途径。
3.健康生活习惯:保持均衡膳食,多摄入富含优质蛋白质(如鸡蛋、牛奶)及维生素(如新鲜果蔬)的食物;根据自身情况,坚持适度运动;保证充足睡眠,成年人每日需保证7~8小时睡眠,儿童及青少年根据年龄适当延长睡眠时间,增强机体免疫力。
4.环境防护措施:每日定时开窗通风2~3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对门把手、键盘、手机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消毒;及时清理生活垃圾,保持居住环境整洁。
5.减少暴露风险:流感高发期间,高风险人群应尽量减少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若确需前往,需科学规范佩戴口罩,降低感染风险。
二、肺炎支原体感染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可累及上呼吸道(鼻、咽、喉、气管)及下呼吸道(支气管、肺),部分患者可发展为支原体肺炎。
与普通感冒相比,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呼吸道症状更加突出且常伴随肺外表现。潜伏期通常为2~3周,部分患者潜伏期可延长至4周,导致感染早期不易被发现。肺炎支原体感染典型症状为呼吸道症状、全身症状及肺外表现。呼吸道症状以“刺激性干咳”为主,咳嗽多夜间加重,初期为干咳,后期可出现少量白色黏液痰,部分患者伴咽痛、鼻塞、流涕、胸闷;全身症状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少数高热),伴乏力、头痛、食欲减退;部分患者可出现肺外症状,如皮疹、关节痛、中耳炎、心肌炎、肝功能异常等,儿童患者肺外表现发生率更高。多数患者预后良好,感染呈自限性,及时就医使用敏感抗生素可缩短病程,降低肺炎发生率。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可能并发支原体肺炎重症。
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传播: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
健康提示:人群对肺炎支原体普遍易感,但以下人群感染后进展为重症或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更高,需重点防护。
1.儿童与青少年: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呼吸道黏膜屏障功能较弱,且聚集于学校、幼托机构,易发生群体传播,是支原体肺炎的高发人群。
2.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呼吸道功能及免疫功能衰退,感染后症状可能不典型(如无明显发热),易延误诊治,增加并发症风险。
3.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支气管扩张、糖尿病患者,感染可诱发基础疾病急性加重,导致肺部损伤进一步加重。
三、肺炎支原体感染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可累及上呼吸道(鼻、咽、喉、气管)及下呼吸道(支气管、肺),部分患者可发展为支原体肺炎。
与普通感冒相比,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呼吸道症状更加突出且常伴随肺外表现。潜伏期通常为2~3周,部分患者潜伏期可延长至4周,导致感染早期不易被发现。肺炎支原体感染典型症状为呼吸道症状、全身症状及肺外表现。呼吸道症状以“刺激性干咳”为主,咳嗽多夜间加重,初期为干咳,后期可出现少量白色黏液痰,部分患者伴咽痛、鼻塞、流涕、胸闷;全身症状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少数高热),伴乏力、头痛、食欲减退;部分患者可出现肺外症状,如皮疹、关节痛、中耳炎、心肌炎、肝功能异常等,儿童患者肺外表现发生率更高。多数患者预后良好,感染呈自限性,及时就医使用敏感抗生素可缩短病程,降低肺炎发生率。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可能并发支原体肺炎重症。
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传播: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
健康提示:人群对肺炎支原体普遍易感,但以下人群感染后进展为重症或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更高,需重点防护。
1.儿童与青少年: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呼吸道黏膜屏障功能较弱,且聚集于学校、幼托机构,易发生群体传播,是支原体肺炎的高发人群。
2.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呼吸道功能及免疫功能衰退,感染后症状可能不典型(如无明显发热),易延误诊治,增加并发症风险。
3.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支气管扩张、糖尿病患者,感染可诱发基础疾病急性加重,导致肺部损伤进一步加重。
四、其它呼吸道传染病
冬春季也是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腺病毒感染等呼吸道传染病易发季节。
健康提示:学校等重点场所做好晨午检、因病缺勤制度等,开展健康监测,发现病例及时上报;保持环境卫生,定期适当开窗通风;个人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适度锻炼,增强体质,减少感染风险;适龄人群按需接种相关疫苗。
陕公网安备610800020002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