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耳日|聆听健康,无碍沟通

健康五峰    2025-03-03 08:39:04.0     浏览量: 40
全国爱耳日听力健康简约橙色模版-头部.png
音乐2.png

2025年3月3日是第26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聆听,无碍沟通”。耳朵是人体五官中的听觉器官,它可以感受到自然界的各种声音,是我们聆听世界的窗口,如果听力受损将严重影响个人的学习和生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耳朵的奇妙世界,学习如何保护它吧!

图片

图片


音乐2.png
HEARING PROTECTION
耳朵的功能

耳朵虽然不那么引人注目,但小小的耳朵里蕴藏着和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两大功能:听觉和平衡。


1.产生听觉:耳朵最基本的作用是收集和感知声音。耳廓收集周围环境的声音,由外耳道传递到鼓膜,通过中耳传输到内耳,并转换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产生听觉。


2.维持平衡:耳朵的另一个作用是保持人体的平衡。耳朵的内耳有前庭、半规管,都是维持身体平衡的重要结构。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HEARING PROTECTION
护耳知识我知道


01不要往耳朵里塞东西

有些孩子会将细小物件塞入自己的耳朵中。当遇到这些情况时,父母应保持镇定,然后立即带儿童去看医生。父母应教导儿童不要乱塞东西入耳,亦不可试图自行替小孩挖出异物,以免引起外耳道炎或鼓膜穿孔。



图片



02避免耳朵进水


当耳朵进水时,可以尝试单脚跳,同时把头偏向进水的一侧,用手轻轻拉耳廓,水就会自己流出来,记得不要用棉签乱捅,以免损伤耳道。



图片



03不要捏紧鼻子用力擤鼻涕

感冒的时候鼻涕很多,孩子自己又不会擤,于是擤鼻涕就成了家长的事。有的家长给孩子擤鼻涕时,往往用两个手指捏住他的两侧鼻翼,让他用力将鼻涕擤出,这种擤鼻涕的方法很危险。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鼻涕就会在压力的作用下被从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引发中耳炎。


正确擤鼻涕的方法是,用手指压住一侧鼻孔,轻轻用力向外呼气,另一侧鼻孔的鼻涕便会擤出来,用同样的方法再擤对侧。或者用纸巾放在双侧鼻孔的前方,不压鼻孔,只是轻轻用力从鼻孔向外呼气,将鼻涕擤在手绢中。


图片




04不要经常掏耳朵


耳垢是一种天然保护外耳道的分泌物,无须特别清理,每天只要清洗耳廓便可。掏耳朵过频是不好的习惯,如果不小心会伤到耳道甚至耳膜。很多人觉得掏耳朵很舒服,但是要注意频率,而且不能用太尖锐的东西掏耳朵。


图片


05避免噪声侵蚀耳朵


过大的声音和刺耳的声音都是噪声,它们能损害人的听力。要注意远离噪声,当突然出现噪声时,应该及时用手把耳堵住,并张大嘴巴。


图片


06不要长时间戴耳机


很多人喜欢走路、上班用耳机听音乐,这样时间长了对耳朵很不好。特别是高音量的音频声会对听觉器官造成疲劳、损伤,从而导致听力下降,甚至发生耳聋。


图片


07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


用药不当是儿童致聋的主要原因之一,应避免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等耳毒性药物。当儿童患有疾病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任何不当或超剂量使用都有可能导致耳聋。


图片


08科学饮食,适当补充微量元素


健康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锌、铁、钙的食物,适当 补充维生素,有利于扩张血管,改善内耳血液供应,防止听力减退。


f42f1ea3225df59cab0aa5be8c61a5b9.jpg



图片

演示文稿1_02.jpg


Q1:以下哪种行为容易导致听力损伤,应尽量避免?(单选题)


A:使用耳机时遵循“60-60原则”(音量不超过60%,连续使用时间不超过60分钟)


B:定期清理耳道,用棉签深入耳内掏耳朵


C: 在嘈杂环境中佩戴降噪耳塞


D: 游泳时使用防水耳塞防止耳道进水



(评论区答题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