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病疼得像被电击、火烧,4类人一定要注意!

中国疾控中心    2025-04-30 09:08:06.0     浏览量: 4

一到春天,一些人的身上突然冒出“一串红疹”,伴随隐痛、刺痛、电击痛——这可能是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蛇缠腰等)在“作祟”!哪些人容易中招?如何预防?

什么是带状疱疹

有哪些症状

带状疱疹是由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次激活引起的皮肤病。早期症状包括发烧、发冷、头痛、疲惫等;几天后,患处皮肤会出现瘙痒、刺痛、发红或灼烧感,小面积凸起皮疹,充满液体的水疱破裂后结痂,患处皮肤出现轻度至重度疼痛。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带状疱疹后的神经痛。


带状疱疹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沿单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的红斑和簇集性水疱样皮疹,患处皮肤皮损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一侧,一般不超过中线,在临床上几乎看不到带状疱疹沿一圈分布。经过及时治疗,患者的皮损在两周左右可以完全治愈,小部分患者会遗留神经痛,但不致命。

何时高发

带状疱疹容易在换季冷热交替时节高发。此时昼夜温差大,人体需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易导致免疫功能暂时性下降。


老年人对温度变化更敏感,换季冷热交替时节易患感冒,其他慢性病也可能加重,免疫力易波动。免疫力一旦下降,免疫系统对带状疱疹病毒的监控和抑制能力就会减弱,潜伏在体内的病毒被激活,进而引发带状疱疹。

这几类人要尤其注意

这些人群易发生带状疱疹:


50岁以上人群;


免疫系统减弱人群(如癌症患者、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患者或接受化疗的患者);


压力大、熬夜、经历严重创伤(心理或身体)人群;


慢性病(如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预防带状疱疹,需提高机体抵抗力,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是更安全有效的方法,50岁以上人群接种疫苗,带状疱疹发生率可以降低90%以上。

避开常见误区

误区1:只有老年人才会得带状疱疹。


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会得带状疱疹,但50岁以上人群是高发人群。此外,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病患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疾病患者,不论多大年龄,得带状疱疹的风险都会增加。


误区2:带状疱疹不会复发


很多人认为带状疱疹是一种终身免疫性疾病,患一次后便不会再得。实际上,虽然对于大部分人群确实如此,但有高达6%~12%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复发,在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中复发比例更高。


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功能低下、平时生活不规律如经常熬夜的人群,带状疱疹复发的几率更高。


误区3:带状疱疹不会传染


研究认为带状疱疹在发病前期、急性期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传播途径为皮肤接触水疱液。患者应遮盖皮损,并在皮损完全干燥结痂前,避免接触未感染过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或未接种过疫苗的人以及家庭中的易感人群。


一般到了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阶段,其传染性降低,甚至可以认为没有传染性。


误区4:小时候接种了水痘疫苗,可以保护一辈子,老年时不需要打带状疱疹疫苗。


带状疱疹疫苗和水痘疫苗是分别针对带状疱疹和水痘而研发生产的,目前全球范围内水痘疫苗只有减毒活疫苗技术路线,而带状疱疹疫苗有减毒活疫苗和重组疫苗两种技术路线,两者的有效成分及适用人群等都不相同。因此,预防带状疱疹,还是需要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误区5:带状疱疹只发生在腰上。


带状疱疹病毒可潜伏在全身(头、颈、胸、腰、四肢等)神经节,腰部只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发病部位。


除常见的皮肤型带状疱疹外,还有许多特殊类型,如眼周和耳周的带状疱疹以及播散型的带状疱疹。眼周带状疱疹可致视力受损甚至失明;耳部带状疱疹伴随面瘫、听力下降;播散型的带状疱疹全身扩散,多发于免疫力极低者。